新闻资讯

南京雨花茶的前世今生

南京雨花茶的前世今生

2019-03-29 15:18:24浏览量:342092

江苏 | 精彩江苏

来源:南京茶叶行业协会


钟灵毓秀的钟山,地理、气候和土壤都利于植物的生长。600多种温带、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植被构成了钟山绚丽多姿的森林景观。“翠色远浮空,落荫滋山谷”正是钟山色彩缤纷的写照。

钟山植茶制茶从没有中断过。1905年,清政府两江总督周馥派郑世璜等六位专家到印度、斯里兰卡考察当地茶叶发展情况。郑世璜著有《乙巳考察印锡茶土日记》。1907年在钟山南麓的霹雳沟设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叶改良机构——江南商务局植茶公所。创办人正是郑世璜。在青龙山桃源设立分所,并在灵谷寺附近开建新式茶园。

江南植茶公所是一个茶叶试验与生产相结合的国家经营机构。该机构在辛亥革命后停业。江南植茶公所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第一个由官办的茶叶科学研究机构,是中国近代茶叶科技的开端与发源地,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茶叶科学研究所(杭州云栖路)。1928——1929年间,当时的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园林管理处在紫金山东沟开垦茶园约50亩。

1931年,宋美龄为了点缀中山陵园周边环境和发展茶叶生产,派人在灵谷寺、梅花山、小红山官邸一带种植茶树。从全国各地引进茶种。近的有江苏宜兴,远的有广西宜北。民国《宜北县志》载:“(广西宜北)县府检送香茶种子寄到南京试种。出茶品种最佳,曾给予奖励。”到1933年,茶园扩大到约300余亩。这年春天,“择大丛者,试制数斤,其味其色,均不减龙井。”当时还有规划:“此后茶圃拟向东沟北部扩充,待茶苗有300亩以上时,即采用机器制茶。”抗日战争爆发后,陵园的茶树遭受严重摧残。

20世纪50年代初,除中山陵园对新中国成立前留有下来的47亩荒芜茶园进行维护、复垦,南京县郊几乎没有茶叶生产。为了推动江苏茶叶复兴,江苏省政府成立了“茶业指导所”。苏南山区兴建了一批国有林茶场,宜兴、吴县、金坛等地已起步发展生产。到1957年,江苏省茶园面积有3.75万亩,而南京市郊区仅有茶园106亩。

1957年,江苏省委提出:“要把镇(江)、仪(征)、六(合)山区建设成为一个以茶叶为主的经济作物基地。”1958年,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关于茶叶生产会议的报告》,号召适宜茶叶种植的地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江苏省政府专门设立了“省山区经济作物局”,统管林、桑、茶、果的生产发展。

国家经济建设高潮激发了人们创制新产品的热情,南京科研、生产、商业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向省市领导报告要求创制名特茶立项。很快得到时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彭冲的同意,并明确提出“创制名特茶,纪念革命先烈,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目标。

1958年春,成立了由主管山区经济的副省长韦永义挂帅的“江苏省名茶创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省山区经济作物局副局长担任,省内的茶叶专家张志澄、邰大传、曹岚、罗凡等任委员,还从省内各地调来10多位制茶高手,组建了有俞庸器任组长,戴连荣、王震宇、王家荣、郑学清等人参加的技术攻关小组。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怀下,省内茶叶专家,制茶高手云集中山陵园。

茶叶专家在中山陵园东沟选择5亩面积、28年生的一块茶园,对其深翻重施基肥,每亩施入粪肥5吨,过磷酸钙25公斤。对这块茶园,当年的春、夏、秋都停止采摘,留待来年春季,看长势再决定采摘。1958年这一年里茶叶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的试验,试制出红茶、绿茶、花茶各一种。这些茶的品质均优良,但是试制出来的绿茶沿用了龙井茶工艺采制,显示不出独特的风格。根据试验积累的宝贵经验,专家和技术人员决定,集中精力攻关绿茶。

1959年,茶叶采制季节,名特茶创制委员会召开了采制技术座谈会。会议采取了边参观、边座谈、边操作、边研讨的办法,采摘了近十斤鲜叶,分别制成了花瓣形,刀口形,雨珠形、碧螺春形的绿茶。

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主张镰刀斧头形,表明革命成功主要依靠工农群众;有的建议花瓣形或雨珠形,象征革命先烈精神鲜花洒满人间。尽管意见不一,但大家都认为茶叶外形既要有纪念革命先烈的寓意,又要考虑南京茶树叶片肥厚,芽头茁壮的特点,同时要便于将来的机械化大量生产。创制名特茶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创制人员更有了信心。但是,新品茶叶的外形上还缺乏新意,期待寻求突破,创制人员在琢磨、在思考、在探寻。

一个下雨天,俞庸器骑着自行车在回家的路上,他无意中看见松树上很多松针被雨水打落在地上。瞬间他的灵感涌上心头。他想:满山松树能象征革命先烈忠贞不屈的品格、铮铮铁骨的精神;在已创造的花瓣形基础上,改进搓条技术,容易形成松针状。这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对,松针形!”俞庸器赶忙向戴连荣、王震宇领导报告后,二位当时管理处的领导立即表示:“定型为松针,不仅可行,而且寓意深刻。要抓紧完善技术,提高试制质量。”

俞庸器(1919-1992),雨花茶主要创始人,曾师从吴觉农,50年代初开始在中山陵茶厂任工程师,是他设计开发了松针型雨花茶。

各方面条件具备后,1959年4月20日正式炒制松针形新品茶。中山陵管理处茶场选派熟练女工到上一年已重施基肥的五亩茶园试验田里采摘一芽一叶鲜叶五百多克,由王家荣、郑学清师傅炒制。只见两位师傅在120度左右的锅内杀青后,用双手揉捻,使揉捻叶达到紧条、圆条、细条后,待锅温降到70度后,即下锅搓条、理条、抓条,待九成干时起锅摊凉。上称,125克重。只见根根干茶犹如松针,锋苗挺秀,白毫隐露,色泽润绿,新品茶创制成功。江渭清、彭冲等领导得知消息非常高兴,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明确指示,松针形的新品茶正式定名为“雨花茶”。

这年5月12日,在太湖洞庭东山一座寺庙里举行的江苏省茶叶评比会上,由王家荣现场炒制的“雨花茶”顺利通过了产品鉴定。5月29日,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雨花茶品质的工作意见”,要求继续改进操作方法,拟定采摘,炒制工艺规程,并将样品送国家有关单位科学审评。

俞庸器带着雨花茶样品出席了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茶叶会议。他在会上宣布有着独特品质的“雨花茶”在南京中山陵诞生。这个消息轰动了这次会议,经专家品茶,一致给予好评。

“雨花茶”样品又送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出口总公司、商业部茶叶局等权威单位科学鉴定。不久,一份鉴定报告出来了。

中国茶叶出口总公司上海分公司鉴评报告(1959年6月19日):外形细嫩挺香,色泽翠绿,香味鲜醇,叶底明亮多毫芽,具有独特品质风格。

中国茶叶出口总公司(北京)鉴评报告(1959年7月21日):形质俱胜,从品类说,确在“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诸名茶之外,别具风格。外观虽与日本京都所产“玉露”相接近,但绝不似其长成“蜘蛛腿”状,有如“碧玉针”,且又香味双清,不带郁蒸之气。

商业部茶叶局鉴评报告(1959年8月26日):外形整形,间有白毫,条索紧洁,色泽青翠,香气好,味浓烈。

权威单位的鉴评报告一致认为“雨花茶”茶名清雅,外形独特,品质优异,跻身全国名茶之列。

创制人员科学严谨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集中协作的智慧,以及上级领导的支持,“雨花茶”终于创制成功,摆上了1959年江苏省农业展览馆的展台,向国庆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雨花茶创制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南京茶叶生产,1959年即由地方财政投资从福建、广东调进大批茶苗、种子和插穗。1960年南京郊区茶园面积从1959年的421亩激增到2704亩。1961年——1962年中山陵园管理处先后举办了三期雨花茶培训班。据《江宁林牧渔业志》载:1961年江宁县派员参加在中山陵园举办的首期雨花茶培训班。同年7月在东善桥林场南山管理区和东善公社水阁林业队开始制作。1962年全县推广,1969年,江宁县被列为雨花茶生产基地之一。自1959年南京雨花茶被评为全国名茶,到二十世纪末,在历年国内外评比中都获得了大奖。

雨花茶质量优异,产量增加,过去寻茶百姓“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局面得到改观,雨花茶走进千家万户。南京市民对雨花茶情有独钟,特别是清明、谷雨前炒制的雨花茶更是受到欢迎。一些嗜茶者,大有“不可一日无雨花”之慨;不一定饮茶成癖,但热情好客者,家里也要备些雨花茶,有着“收藏爱惜待佳客”的习慣;更多的普通劳作者,即使购买数量不多,他们也要在工余饭后,泡上一杯,有一种“雨花上市尝口鲜”的滿足感。

远在外地工作的南京人把雨花茶当作思乡茶。著名女词人,南京大学教授沈祖棻一度时间在武汉时,收到南京朋友寄来的“雨花茶”,写诗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凤饼龙团未足夸,清明雷雨采新芽,连宵肺腑清虚甚,许品南中第一茶”。著名戏剧家、川剧编剧魏明伦品尝了雨花茶后,称赞道:“南京扬子江中山,西蜀蒙山顶上茶,两地有缘成对偶,巴人挥笔赞雨花。”(陈盛峰

编辑:杨云